【上海证券报】一副手套的进击之路
从摆放各色“颜料桶”的实验室,到挂着几百只手套的展示墙,瑞斯达防护制品有限公司专注一件事——防护手套。
一眼看去,展示墙就像超市手套货架,但拿起任意一只手套,其内外材质、表面覆盖物等五花八门,手套因此具备防切割、防震、防撞、防化学、防极寒等一种到多种功能,在多个行业守护着劳动者的人身安全与职业健康。手套因材料学、力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支撑有了神奇功能,实验室“颜料桶”里装着的正是不同涂层材料。
防护手套和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防护口罩等一样,同属于个体防护装备。曾经,我国个体防护装备关键原材料依靠进口,产品市场主要在国外。近年来,我国对劳动和健康保障愈发重视,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依靠自主创新,瑞斯达填补了防护手套领域多项空白,不断寻求新需求。对于今年延续增长、优化营收结构,瑞斯达信心十足。
高附加值产品助力公司延续增长态势
1998年成立至今,瑞斯达已形成主要出口日本、欧洲和北美市场的业务格局。来自这三个市场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90%。
面向不同市场的产品要满足不同标准。瑞斯达的实验室中陈列着种类齐全的进口检验器材,每个班次生产出的产品都要送到实验室抽查,进行耐磨、防切割、防穿刺试验等。比如,根据欧标规定,耐磨最高等级是达到8000转,产品经过8000转磨损检验没有破损,就可以认为达到了欧标的最高等级标准。
疫情期间,得益于医用防护手套的需求,2022年瑞斯达营收增长30%。瑞斯达董事长裘耀明说:“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们仍保持增长,关键在于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为此,瑞斯达的部分产线增加了温控系统、冷却系统等用于生产新产品的设施。”
石油、化工、天然气、冶金等行业均是应用防护手套的下游行业。今年,在北非最大的石油开采项目中,瑞斯达参与了阿尔及利亚石油化工用防护手套招投标项目,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两种防护手套中标,用于石油开采和石油精炼制造石油。
据2022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公开信息,中国是全球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增长最快的国家,国内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规模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
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其主要目标是到2023年底,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标准水平持续提升,主要性能指标与国际、国外发达国家保持基本一致,个体防护装备国际标准取得重点突破。
工匠心声:坚持修炼好内功
裘耀明是瑞斯达的创始人和总工程师,深耕特种高分子塑胶防护领域近40年。截至目前,他累计取得专利技术30多项,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成果奖励,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并先后带教出8位国内PPE(个人防护用品)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
裘耀明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上海工匠”。2018年,裘耀明创建了特种塑胶防护工匠创新工作室。他率领的研发团队承担了多项上海市科技创新基金和上海市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项目的研发任务,创新合成的塑胶复合新材料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产品全部出口国际PPE高端市场,创汇数亿美元。
谈及当前发展的困难和信心,裘耀明十分豁达。他说:“我已经创业二十多年,困难每个时期都有,我也经历了过去的金融危机等各个困难时期。曾经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的产量、订单数减少了一半以上。但是困难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除。我们服务的行业存在周期性,有的需求减少会有新的需求出现,‘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认为关键是企业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坚持修炼好内功,才能不被其他企业轻易取代。”
裘耀明举例说,智能制造对人力的取代可能会影响防护手套在一些行业的需求,但公司也从电子行业发现了超洁净手套的需求。他带领团队研发的超净化聚氨酯热熔复合涂层手套,用于高纯度半导体晶圆和多晶硅生产环境。
对于公司的营收结构,裘耀明也还有所期待。“未来,我们想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销售模式。为此,我们正积极参与国内项目竞标,目前已参与过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项目竞标。”裘耀明说。
来源:上海证券报